小朋友背的古代经典需要弄明白吗
这是个常问常新的命题。同时,也是大朋友温故纳新的时刻。
诗读千遍其意自现。在逐字逐句朗诵学习的时候,小朋友在成长。心智也日亦成熟,会触类旁通,会上下联贯;也学会抽象思维,而在脑海中形成具像化。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枯树老滕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作者描写的是深秋,可这篇小词中通篇没一个秋字。呈现于眼前的就是一幅画。一幅大写意的中国画。
还是我说的教育孩子是个系统工程……
读书君觉得是需要的,至少你需要尝试给他讲。很多古代经典其实并不难懂,只要家长懂,可以用通俗的、有趣的语言给孩子讲述。现在的孩子很聪明哦,他们会明白的,而且他们现在记忆力是最好的阶段,背过不容易忘记,如果能辅之以一些情境,含义,意义,他们会背得更快更好。
此前,我陪着我家小朋友背《千字文》,因为有人陪,他背得兴致勃勃,而且我们每天分段,有比赛,第一天背多少,第二天背多少,如此重复。而在背诵过程中,我也会给他讲下所背诵的句子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故事。这样重复下来,发现他背得特别好。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天和地,宇宙,日月星辰,前四句是描绘我们所处的大世界。“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寒暑交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粮食;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
这里等孩子大一点接触到地球方面的知识,懂得了地球自转公转的规律,还可以给他讲为什么会有闰余。而在闰月闰年时还可以给他强化。这些知识点都是非常有趣而且在孩子对什么都好奇的时期,他们是愿意接受的。
而且关键是其实都不难懂。家长陪着孩子阅读,背诵,自己可以多查点资料彻底弄明白,然后给孩子拓宽来多讲讲。当然,不能原封不动地用古语噢。
所以,既然孩子能懂,为什么不讲呢?当然,如果他目前尚不明白,也不要紧。很多东西,他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的感悟与体会。背过的韵文也好,唐诗也好,会内化成他们的知识。
作为家长,最重要的是引领着他,一起学习。我有个很强烈的感觉,当我在耍手机,看电视的时候,孩子也不想学习;而当我坐下来陪他写毛笔字,比赛背诗,他就也非常投入,非常有兴趣。所以,很多时候监督孩子学习背诵,家长也要做出一点“牺牲”噢。尤其是在孩子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
说得有点多,有点远,还希望各位悟空好友多指正。
小朋友背的古代经典,家长尽可能的要明白,不仅让小朋友背诵,还要让他知道是什么意思,不然,有一天,小朋友问你这是什么?你不知道,哈哈,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千万不要误导哦
理解力是记忆力的有效保障,因此弄明白古诗经典的意思,对小朋友来说很重要。
这里有二个问题:1、什么是古代经典;2、如何去弄明白。
古代经典大致体现在诗经、汉赋、唐诗、宋词。那些古典经典的存量很大,但在小孩时代能够记住100首左右就很不错了。
孩子们的记忆力很好,但若是死记硬背,就为将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留下遗憾,理解古典是必要的。但有两个原则,一个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一上来就给孩子说《春江花月夜》、《长恨歌》不合适;一个是内容选择要积极向上,若一上来就给孩子讲“国破山河在”、“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不合适的。
在经典体例的选择上,可考虑唐诗优先、宋词次之、诗经再次之。唐诗乐府、五绝、七绝和七律的字数相对少,比如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坤的《悯农》、王昌龄的《出塞》、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孟浩然的《春晓》、杜甫的《前出塞》、《春夜喜雨》、李贺的《马诗》、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李商隐的《乐游原》、柳宗元的《江雪》、王安石的《梅花》、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等等
如果孩子有了兴趣,并且年龄稍大的话,可以让孩子阅读比较长的唐诗和接触宋词,这样就会让孩子培养阅读古文经典的良好习惯。
李义山出名的诗句
李义山即李商隐,他出名的诗句:
⒈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⒉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
⒊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你的记忆中有哪些朗朗上口,通俗如白话的唐代小诗
作为一名游荡他乡的望乡客!我觉得有两首既浅白通俗又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意味深重。
一,描写游子离乡,慈母送子远行,心中难舍又担忧的母爱之诗!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描写送友离别,难舍又伤感,但又期盼重逢的友情之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提到记忆中朗朗上口的诗歌,最先想到的是骆宾王的《咏鹅》。
作为唐代初期的四大天才诗人之一,骆宾王能写出这样的诗歌并不奇怪。神奇之处在于,这是人家七岁时候写的哦!
骆宾王小的时候,住在一个自然风光优美的小村子里。春天的池塘边,杨柳拂岸,池水清清,蝴蝶天上飞,大鹅水中游。这样的童年生活,真是充满了纯天然的幸福感!
据说骆宾王这首诗,也是应客人要求而作。天才就是这样与众不同,寥寥几句,通俗易懂,把鹅在水中游的姿态描绘得惟妙惟肖。
第二首是孟浩然的《春晓》。孟浩然的诗,一向都是以语言平淡无奇,韵味丰富悠远著称。这首诗同样如此,充满了画面感,和春天的自然风光浑然一体。
后人评价非常之高,和孟浩然同为唐代的文人顾云认为,“高兴奇语,唯吾孟公”。清代黄舒灿在《唐诗笺注》中,认为这首诗达到了“诗到自然,无迹可寻”的境界。这也正是孟浩然诗歌作品的整体风格和显著特色。
第三首是李白著名的《静夜思》。这几乎是每一个知道李白的人,都必然会熟知的一首诗。如果要从李白的诗歌中,挑出流传度最广的诗,这首广为传诵的小诗,必居其一。
关于这首诗的版本,现在出来了两个,我们在小学课本上学到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明代流传的版本。另有一个宋代的版本,相对而言,明代版本流传得更加宽泛。
第四首诗是李绅的《悯农》其二。其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几乎成了我们现在提倡节约的口头禅。当然,也饱含着对农民生活中,辛勤劳动的同情。
农民田间劳动,在古代本是人们最熟悉的事,但能够在文学中这样抓住劳动细节的,并不多见。一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把农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场景,如拍照一样白描出来,又真实得让人深刻和感动。
夕阳下聚餐的诗句
1.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乌衣巷》
2.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出自宋代晏几道的《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登乐游原》
4.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出自宋代张舜民的《村居》
5.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出自唐代贾岛的《忆江上吴处士》
1.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北宋宋祁《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2.夕阳秋更好,敛敛蕙兰中。《夕阳》唐郑谷体
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唐刘禹锡《乌衣巷》
4.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杜甫《晚晴》
5.愁客叶舟里,夕阳花水时。《西江怀古》 唐杜牧
6.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惜花》
7.细草愁春浪,古渡寒花倚夕阳。李咸用《湘浦有怀》
8.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七夕泛舟二首》唐卢照邻
9.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乡思》
长篇五言绝句
拥有好家长,拥有好书籍。
拥有好书籍,拥有好文化。
拥有好文化,拥有好教育。
拥有好教育,拥有好思想。
拥有好思想,拥有好言行。
拥有好言行,拥有好习惯。
拥有好习惯,拥有好性格。
拥有好性格,拥有好命运。
拥有好命运,拥有好幸福。
喜阅皆是有缘客,爱看终究成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