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机场是如何区分级别的
中国机场是按机场在航空运输网络中的地位来划分。通常分为枢纽机场、干线机场、支线机场。航空网络地位是按照我国的五大航空枢纽机场群来考量。五大航空枢纽机场群分别为:北方机场群、华东机场群、中南机场群、西南机场群、西北机场群。枢纽机场通常都为我国五大航空枢纽机场群的核心机场。比如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就是所属华东机场群的枢纽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为干线机场,义乌机场为支线机场。
每个机场在设立之初,就对机场做了相对应的等级划分和功能划分。等同于其在航空枢纽机场群中扮演什么角色,都有事先明确的定义。当然,城市的地位级别和客货吞吐量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依据。比如,杭州萧山机场就是上海浦东机场的临时备降机场,浦东机场如果因天气或其他原因关闭时,在航线上的飞机可选择杭州作为备降机场降落。因此,杭州萧山机场在机场群扮演的角色是义乌机场所代替不了的。因此,机场的等级也有所不同。通常机场分为4F、4E、4D、4C、3C。
严格意义上来说,机场等级专业术语叫“飞行区等级”。
飞行区等级用数字+字母来表示,第一部分是数字,表示跑道长度,“4”表示1800米以上。第二部分是字母,表示能起飞和降落的飞机的翼展和轮距,从A到F越往后越大。有很多人会误解一个问题,这里解释一下,机场跑道并不是越长就等级越高,比如,格尔木机场因为处在海拔高度2842米地区,空气比较稀薄,所以跑道加长到4800米,应该是我国跑道最长的机场,但是,其机场跑道的翼展和轮距达不到相应的要求。所以其等级仅为4D级别。
在我国的机场级别区分中常用飞行区等级来指称机场等级。机场飞行区为飞机地面活动及停放提供适应飞机特性要求和保证运行安全的构筑物的统称,包括:跑道及升降带、滑行道、停机坪、地面标志、灯光助航设施及排水系统。
飞行区等级技术标准采用飞行区等级指标Ⅰ(数字代号)和等级指标Ⅱ(字母代号)的方式。 飞行区等级指标Ⅰ: 根据机场飞行区使用的最大飞机的基准飞行场地长度,分为1、2、3、4四个等级。 飞行区等级指标Ⅱ: 根据机场飞行区使用的最大飞机的翼展和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的距离,从小到大分为A、B、C、D、E、F六个等级。 我国主要机场级别有4F,4E,4D,4C,3C,其中4F等级最高。
我国4F等级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
中国的机场按照旅客吞吐量、航班起降数量等指标,被分为五个级别:一类机场、二类机场、三类机场、四类机场和五类机场。
机场等级 旅客吞吐量(人次/年) 航班起降数量(架次/年)
一类 >30万 >2700
二类 10-30万 1300-2700
三类 2-10万 500-1300
四类 20,000-2万 300-500(通用)
五类 <2万 <300(通用)
其中,一类机场是中国最繁忙、最大型的机场,如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等。依次为二类、三类机场。四类和五类机场是规模较小、业务量较少的机场,主要服务于地方交通或者军事领域需要。